乐在油画临摹 

自小爱绘画,只惜家长不重视,也不懂栽培。那时候(上 世纪五十年代)的印尼苏岛马达山埠,也没有当今各类特长班 技艺班。没人指导,只好随心所欲盲目涂鸦,尽兴乱画一气。 当初最爱临摩连环图里的武打招式,画成便张贴家里墙上。  念小学四年级,甚至斗胆自编自绘起一本所谓的武侠“连 环画”,与邻童分享。 
到棉兰棉华中学上初中,才有机会参加课外绘画活动,加 入校外的“明华美术社”。有幸认识几位当地画家,其中著名 的是岭南派国画家黄独峯先生,油画家刘明华先生、黄禄真先 生以及水彩画家陈煕先生等人。  尽管如此,每周一两小时的活动,毕竟欠缺严格正规的素 描、写生训练,因此,画艺始终提高不快。 
不久,反华风浪升起,学业画业都不了了之。六十年代 初,回到中国,正处于国穷家贫之秋,哪来学画的闲情逸趣? 而况念中学、大学,忙于课业,也无暇顾及绘画闲事。 
文革期间,临毕业,不意出现了绘画“良机”:广州造纸 厂为了纪念毛主席视察该厂十三周年,决意举办大型展览馆。 暨南大学派了十来位能写会画的,我也就忝列其中,有半年时 间在该厂专事油画临摹。 
毕业后直至调深圳,家庭经济稍微改善,业余才又拾回丹 青雅趣,重操枯干的画笔。 
至此田地,创作是不敢去想了——除开懒字当头,也囿于 缺乏素描和写生扎实的基本功。  急于求“成”,无心师法自然,唯有找自己喜爱的风景油 画,依样画葫芦,舒解一下画欲。 
最中意印象派早中期画家的名作,莫纳、高更、梵高等自 是崇拜的偶像,其佳作固然成了临摹模板。  时常对着临出来有几分肖似的画,心湖漾起丝丝满足感。 挂在墙头,滋滋喜悦地孤芳自赏;偶或也博得同事邻友一番慷 慨称赞。  退休来美之后,大有余裕的时光。阅读写作以外,兴之所 至,自然还要操弄几下色板画笔。  作画每每身心投入,忘忧得乐。恰如清代王昱所言:“学 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  陶冶于优美画境里,几臻“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 浮云。”的境界,这显然有益身心健康。  画作虽非原创,反正不钓名不图利,亦绝无侵权剽窃之 虞;仅仅旨在自娱自乐,鉴赏学习——该不失一件高雅的消 遣,又何乐而不为!  
 
文 图 编 / 怀民 欢迎光临 怀民梦园 http://hexun.com/huaimin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