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位大学女同学从香港发来依梅儿,送我一支好听的
情歌 ——“ 相思梦 ”。倾心聆赏之余,遐思翩翩。神魂悠悠遁回
大学之初:元旦露天晚会,兴高采烈的新生们游戏中相互追逐。
尾追的一女生不小心竟把我的眼镜给撞着,掉到地上摔碎了一边
镜片。......(以上只是本文引子)
凭单边镜片上课,对我这近视眼着实不便。询问眼镜店,配
最便宜的单镜片需五元人民币。可当年在华侨农场的家人穷得叮
当响,哪里敢向亲人开口要钱。靠助学金的我,怎么找钱去配镜
片呢?万般无奈之下,惟从堂上作文里边挑一则短篇小说,稍加
润笔投到 “ 广东侨报 ”试试运气。不料居然登了出来,事后寄来
稿费人民币五块钱,不多不少,恰好化解了配镜缺钱的困境。真
乃天怜我也!
以下,就是当年为我济急纾难的稚幼拙作(也是笔者在国内
凡四十年唯一的一次报章投稿),文中免不了当时流行的精神价
值痕迹。今不揣浅陋,亮出来献丑,以博朋友一哂:
江阿依老大娘 翠竹
去年冬天,在华侨农场里发生了这么一桩事儿:
那是一个刮着凛冽北风的傍晚,落日眼看快隐入山后了。江
阿依老大娘,一个身子硬朗、有朝气的归侨老妇,还在农场近处
水塘边的草地上,放牧着她精心饲养的三头耕牛。这三头水牛,
肥大壮实,是第一生产队得力的“拖拉机”。春耕夏种,犁田翻
土,都少不了它们。因为大娘放牛有方,责任心强,队里才委托
她管养。这时候,风在呼啸,人们呆在屋里都感到寒冷,阿依大
娘却呵着寒气立在草地里,迟迟不愿归去。她想让牛儿多吃点,
免得冬夜里饿坏。
蓦然间,塘边传来“扑通”一声,是什么东西掉进水里?大
娘一瞧,原来那头肚子胀鼓鼓的母牛,后腿“嗒啦”一软,后半
身溜下塘去。这可真把阿姨大娘吓得登时愣住了。只见那头母牛
嗥嗥地嘶叫,粗笨地猛蹬着后腿,把一泓塘水溅得唏哩哗啦。
凭着经验,阿依大娘顿然意识到母牛快产儿了。怎办?四下
又没个人帮手。急得她只管使唤着全力,拉那条牛绳。折腾了大
半天,可一点也扯不动。
北风愈吹愈凶,塘水冰一般冷。母牛半身淌在水里,爬不上
岸来,伸长脖子“嗥呜......”地不停嘶叫着,那样痛楚可怜,
大娘耳里听来,显然母牛在哀求道:“救命呵,快冻死我了!”
大娘心中明白,这样冻的水里产子,母牛多痛苦和危险呀。
“一定得把它救起来,公家财产可不能糟蹋在我手上!”她自言
道。大娘正要拉牛绳当儿,只见母牛长声嘶鸣了几下,困难地挣
扎着爬上岸来了。原来牛仔出世了,却还在塘里痉挛地蠕动。
大娘再顾不上寒冷,她迅速地脱下棉袄,涉入水中。两尺来
深的塘水顿时淹湿了衣裳。冰冷的水刀般刺痛了大娘的肌肤。然
而,她简直没感觉这些,一个劲地把牛犊连抱带托地捧上地来。
阵阵寒流迎面扑来,冷得大娘浑身颤栗,她立即捡起那件棉
袄,可是她并没有往自己身上穿,却把它仔细地裹在牛犊身上。
口里还不住怜悯道:“噢!冻坏了,小牛崽,冻坏了。”
随着,大娘像抱起孙儿似地抱起牛崽,一边吆喝着那三头耕
牛,径往回家路上赶去......
江阿依大娘是个年近花甲的人了,可她健实的身体和爱说笑
的性格,加上那股工作火热劲儿,委实令人觉着她还是个充满活
力的年轻人。难怪场员们爱开玩笑:“大娘,人老心不老呵!”
她也总是风趣地呵呵笑道:“嗯,回来祖国我老而益壮罗!”
回国四年来,哪怕是春风秋雨,夏炎冬凉,阿依大娘总是兢
兢业业地替生产队放牧牛群。按她的话说:“这是国家的财物,
我这老太婆还得管好哩。”
大娘没有忘记,年轻时候怎样在旧中国给地主当过牛娃,怎
样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逼得她流落海外......的辛酸历史。她
深深懂得,今天新生活难能可贵。她常说:“社会主义太好了,
我这付老骨头还能动,要给祖国多做些工作。”
大娘悉心饲养的水牛黄牛,头头养得膘肥肉实,油光闪闪。
每一头牛的脾气和特征她都熟悉,她给它们一一安上了别致的名
儿。还摸透了母牛交配生育的规律,同时还学了不少治牛病的道
理。总之,她干得挺出色,一直被农场评为生产积极分子......
话得说回来,老大娘辛苦地一路抱着牛崽,一边赶着大牛,
总算回到牛房。天地已是黑糊糊一片,牛房里更是洞黑。风不停
地吼着,气候更冷了。
大娘轻轻放下牛犊,母牛慈和地叫着,它在招呼孩子过来吮
奶。可惜这头早产的牛仔站不起来,蜷伏在地上颤抖着。怎办?
小牛吮不了奶,活得成吗?
一个难题又出现在大娘面前。瞧,小牛可怜的嗥叫着,显得
那样虚弱无力。它可是又冻又饥呵。大娘想了想,停立片刻,就
转身回家去。
这就算尽了职责了吗?不!
回到家里,大娘饭也顾不上吃,向老伴交待几句,便拿了一
条被毡,回身来到牛房,把毡子盖到牛犊身上。
大娘忘记了自己的寒冷、饥饿和疲劳。她回头向黄队长报了
讯后,又匆匆赶回家。老伴正等她吃晚饭。哪知大娘找了个锅,
盛了些米,又将出门去。老头子急喊道:
“饭早做好啦,还忙啥!”
大娘谐趣地回答:
“给孙儿煲粥嘛。”
趁煮粥时间,大娘胡乱吃了饭,换了干衣裳。接着,掌一盏
煤油灯,提着稀饭,来到牛房前。
正要进去,忽听得里面有人细语:
“呵!阿依大娘真是个公而忘私的人哪!”是书记的声音。
“对!好榜样。真是爱场如家的好场员。”队长也嘉许着。
大娘此会心头一阵暖和,只当没听到,便走入房来。书记回
过头来,钦敬地说:
“辛苦你啦,大娘。快歇歇吧。”
“不,我正给牛仔送粥汤来。”
大娘一边蹲下来,左手抱起小牛,右手一匙一匙地把粥往牛
口里送。那牛崽儿竟也一口一口的咽下粥汤。
这时,江阿依大娘慢慢抬起头来,在淡淡的灯光下,望着书
记和队长。他们三个人会心地笑了,笑了。
1965.2.27.《广东侨报》
配曲: 相思比梦还长
纷纷红尘扰扰 岁月用风霜把泪深藏
茫茫天涯走遍 寂寞心酸
忧忧时光流转 再没有青春能换沧桑
漠漠擦肩而去 夜已栏栅
人生如萍聚散无常 何须朝朝暮暮盼望
燕子回时愿别来无恙 想思比梦还长
人海浮沉随波逐流 各自风风雨雨寄盼
别问归航把秋水望穿 想思比梦还长
谨以此帖向 Z 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