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友讯喜开怀
老来爱怀旧。近日,通过电话,频频和通讯录上 云散天涯各处的远方老友联络,彼此互诉别情,颇多 欣悦与感触。经由他们,又得悉几位别后从来未曾联 络的故知,每每喜出望外,乐不自胜! 其中,有位黄某安同学,是印尼苏北马达山华侨 小学我的同班之一。小学毕业后,我俩还一同到棉兰 棉华中学念初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印尼当局反华 排华恶浪中,他不告而别,从此杳无音讯;虽经多方 打听,也不知其下落。 本以为今生今世再也不可能得悉对方消息了,孰 料,最近与卜居香港的一位原马达山“老乡”通电话 聊天,竟然探听到黄某安的踪迹和电话号码!原来, 如今他身在烟波浩缈的太平洋关岛上。 迫不及待,于是拨通他的电话。报了家门,黄某 安同我一样惊喜于意表之外的复得联系。阔别五十多 年,互叙了别况,畅谈了现状,双方大有隔世重逢之 慨!抚今追昔,直觉人生一如古代诗人所云:“浮生 聚散云相似,往事微茫梦一般”。 电话里,黄某安问及有否这样两张小学时代的照 片,一听我说没有,不几日,便从电邮里收到他特地 传来的两张宝贵的旧照影印件。其一是校园里的小学 毕业合照,另一是同班同学与班主任的留影。由黄某 安口里得悉:童心上的良师——班主任冯柏善早已辞 世,自是不免唏嘘一番。见到照片中遥年童稚熟悉的 脸面,银发老夫我心中一时不禁掀起“少壮几时兮奈 老何”的波澜。可耳畔俨然回荡起课余时间,校园里 菠萝蜜树阔叶浓荫下,同学们追逐玩乐的欢声笑语。 冻藏有年的童年往事,此刻,犹如春天冰释之后的泉 流,汩汩然从照片里涌将出来...... 交谈中,黄某安特地说及几年前他重返马达山时 候,与张某、黄某两位同班女同学会面的事。他说张 某竟还记起华侨总会周末文娱晚会上,我自编自导, 并与黄某安一块演出的嬉闹小哑剧:“原子理发师” 呢。
时隔半个世纪,小小山城里,晚会上那场幼拙演 出居然还会被人忆起!“可见我俩的笑剧多么成功, 才会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黄某安如许几分 自我陶醉地评议道。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电话里、心灵上 纵然彼此都有故地重逢之盼,然而毕竟“别日容易会 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重聚良愿一时间恐怕难兑 现。惟有姑且随笔赋一首小“诗”,借以聊表绵长缱 绻的襟怀:
七律 寄望 少小睽违音信杳,欣知友讯鬓毛稀。 韶华已逝何堪恋,迟暮徐来愈足惜。 无奈隔洋难常晤,幸能借网易频觌。 芳菲一夏人一世,惟冀重逢日可期。 (注:觌,音di,阴平声:相见之意。)
另注:2015年八月暑天,黄某安偕同几位印尼 马达山老友来美国探亲。可喜终于与笔者久别重逢, 良愿成真!而且一起参团作七日七州之游。
文 编 // 怀民
|
|
|
|
|
|
Posted @
2017/2/8 9:46:51 阅读(
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