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印尼游击队歌曲《宝贝》想起刘淑芳
生活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部山区的马达族人,具有独特的文化现象,其文字、穿戴及崇尚牛角的习俗,类似我国西南的瑶族、苗族,有专家学者认为,他们的先人由中国移民到那里。马达族的民间歌曲委婉悠扬动听,产生的优秀印尼革命歌曲《宝贝》闻名遐迩。
周总理接见歌唱艺术家刘淑芳。
“宝贝……你爸爸正在过着动荡的生活,他参加游击队打击敌人哪我的宝贝,睡吧我的宝贝…… ”这是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耳熟能详的印尼革命歌曲《宝贝》的歌词。它令我想起当时我国的文艺氛围,人们同情世界革命的追求与理想。
著名歌唱家刘淑芳到印尼文化交流,当她用马达语歌词演唱时,台下轰动,因为太受欢迎,后来不得不加场。事后苏加诺访华,在北京还念念不忘刘淑芳的,他对周总理说:“你们的刘淑芳,唱的《宝贝》比印尼人还好!”(左图:江泽民与刘淑芳等艺术家合影。)
其它演唱者分别还有多名著名演唱家,如朱逢博、陈蓉蓉、苏凤娟等。尤其朱逢博唱的这支歌,非常动情,别具一格,刻划了年轻母亲支持印尼民族革命的形象!当年可说是红遍全国,老幼皆知传唱的一支世界经典!
最近偶尔发现了其原版的视频,以印尼独立战斗时期及收复西伊利安(现巴布亚)斗争的黑白珍贵图片为背景,富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据说在收复西伊利安的斗争中,印尼游击战士们是唱着《宝贝》上战场的。
值得庆幸的是,在印尼现在还有很多人,尤其马达族歌手,仍然喜欢《宝贝》,经常登台演唱它,各种视频版本还十分丰富,表明一个反映时代特征的歌曲,是永远不朽的。
《宝贝》(Butet)的歌词是印尼苏门答腊的马达族语言,原本是摇篮曲,Butet 原意是女儿,歌词的中文翻译达到信、达、雅,朗朗上口,也是个伟大的创作,比《美丽的梭罗河》还译得传神、优雅,不知是哪位印尼语工作者的佳作,在当时的环境,作曲与翻译没有演唱者容易留名,非常可惜。
《中国艺术报》作者高峰,对于刘淑芳有一个深入的报道,摘录如下:
新中国的音乐大使
1961年,印尼。满载中国艺术团成员的客轮即将启航,港口聚集了一群前来送行的人们。“刘淑芳,宝贝!”人群中忽然有人喊了一句,接着一片声音在喊:“刘淑芳,宝贝!刘淑芳,宝贝!”
《宝贝》是苏门答腊巴达族的一首摇篮曲,是一首歌颂亲情和爱情的歌曲。刘淑芳随中国艺术团来到印尼后,就按照周总理给她的指示——去到哪里就要学会当地民歌。学会了这首歌,她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这首原本高亢嘹亮的歌曲转变为深情舒缓的曲调。
在印尼露天体育场,刘淑芳用印尼语演唱了这首《宝贝》。全场4万名观众沸腾了,她每唱一句,观众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在印尼不到40天的时间里,她演出了40场。一个月后,《宝贝》风靡印尼大大小小的岛屿……
即将启航的客轮上,刘淑芳听到了人们的呼喊,她站立船头,最后一次唱起这首歌,泪水夺眶而出。(左图:马达族反映母系氏族的图腾;右图:牛角形的房顶,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式样雷同。)
她在上世纪50年代译配的《三套车》至今还在年轻人口中传唱,《小小的礼品》、《宝贝》中那女高音,仍然留存在异国歌迷的记忆中。年逾80的刘淑芳,今年9月荣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的确实至名归。
下面提供《宝贝》的视频地址与中文歌词,希望读者喜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FfVd7d8mZA&feature=related(印尼语原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6GDzBaAIew(刘淑芳版本)
http://www.6621.com/Music/A6277914F.html(沈丹中文版本)
宝贝(印度尼西亚民歌)歌词
宝贝
你爸爸正在过着动荡的生活
他参加游击队打击敌人那我的宝贝
他参加游击队打击敌人那我的宝贝
宝贝
别难过别伤心啊亲爱的宝贝
你妈妈和你一起等待着他的消息
你妈妈和你一起等待着他的消息
宝贝
咱们的队伍一定能够得胜利
你爸爸一定会平安回来呀我的宝贝
你爸爸一定会平安回来呀我的宝贝
睡吧我的好宝贝
我的宝贝
我的宝贝
睡吧我的好宝贝
我的宝贝
我的宝贝
高峰关于刘淑芳更多的报道:
学唱其他国家的民歌并获得成功,在刘淑芳并不是第一次。早在1956年,刘淑芳去阿根廷演出,由于要学习当地民歌,当地的同行为她找到了一位名叫瓜拉尼的酒吧歌手。
他一边摇晃着火柴盒打拍子,一边为刘淑芳演唱了《小小的礼品》。凄婉动人的曲子打动了刘淑芳,她流着泪听完,又流着泪将它学会。
几天后,刘淑芳带着这首歌走进柯龙剧院,这里聚集的常是商贾巨富或政府要员。刘淑芳唱起这首歌,台下的听众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他们相互询问这首歌的来历,接着将阵阵掌声回报给刘淑。
几年前,瓜拉尼来到中国寻找刘淑芳。他告诉刘淑芳,自从刘淑芳那次在柯龙剧院的演出之后,就有人找到他,请他录制唱片,他的命运由此得到转变。
刘淑芳先后出访过苏联、意大利、德国、英国、阿根廷、印尼等20多个国家。她带去中国的音乐,带回异域的歌声,成为新中国的“音乐大使”。
甜美的歌声圣洁的爱
1984年,刘淑芳到保定演出,台下坐着一位特殊的听众。他是穿着假肢、骑自行车前来观看演出的,他就是曾经广为人知的抗美援朝特级英雄廖贻训。
在朝鲜战场上,他冻坏了手脚,落下了残疾;“文革”时,这位“最可爱的人”被打为“右派”,一度过着消沉的日子。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听到了刘淑芳的演唱,骨子里对生活的坚定执着又被这些生机勃勃的歌声召唤回来。所以,当廖贻训得知刘淑芳的演出时,他亲自前来,要求与她见上一面。
1997年,一名叫陈锡凯的歌迷送给刘淑芳一盘黑胶唱片。唱片封皮上写着:“毛主席的书是革命的宝——歌唱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歌曲”,打开唱片,里面却是《鸽子》、《睡吧!小宝贝》、《小小的礼品》等西洋歌曲,由刘淑芳演唱。这让刘淑芳很是奇怪。
原来,陈锡凯一直是刘淑芳的歌迷,“文革”中知青下乡时,他偷偷将刘淑芳的唱片放到这张写有“毛主席的书是革命的宝”的封套里,随身携带,瞒过了无数搜查的眼睛。也正是因为这样封套,才使这张唱片得以保存到今天。
刘淑芳感慨道:“我得过金唱片奖,这张唱片就跟金唱片一样珍贵。歌唱事业是一棵大树,这张黑胶唱片就代表了树的根,金唱片就是这棵树结出的果子。”(左右图:马达族服饰与能歌善舞,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有几分相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wEJIaU244Y(刘淑芳的《鸽子》视频)http://www.tingba.com.cn/play?id=219389 (北京音乐台的刘淑芳访谈视频)
刘淑芳是国家一级演员,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中国首届金唱片奖获奖,国际声乐比赛两次获奖。中国音协三届理事,中、俄友协理事,享有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家。建国初期曾赴抗美援朝、福建、抗越……等前线,并深入生活为工农兵慰问演出,颇受人民大众爱戴。
周总理曾多次选派她随国家艺术团出访东、西欧、亚、南美诸洲20余国。在京常参加总理国事任务等演出。所唱中外歌曲、歌剧名曲,反响强烈,受到各国人士高度钦佩赞扬。并参与译配外国歌曲在国内演、播,为我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图:马达族古代与現代股饰。) 資料提供 : 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