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乡 的 云
五十年前的相片保留不多,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更视为"有海外关系"而被扫荡了!
现在从"地下宝藏"挖了几张出来,一边看一边回忆往事.......正如费翔唱的<故乡的云>
中的词意,给了人生一个难忘的乡土味...........(香港侨友老古董作於惠州)
(歌词)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芳香,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我已厌倦飘泊,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啊.......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谁给了我选上回国的道路???
1945年日本投降后父母搬迁到山口洋居住,父亲在山口洋重新当任教师的工作。
父亲是在1928年由梅县到此地谋生的。1934年返回乡下,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中国,国内战乱,又使人民生活陷入困苦火热中,父亲又再次来到山口洋寻找生活。1941年日本南侵,父亲才躲避到东万律的大彼头村落生活的。
1949年,中国的解放战争节节取得胜利,作为离乡背井的父亲来说当然欢欣鼓舞,爱国的前辈们纷纷组织爱国社团工会迎接中国的黎明!
十几岁的我还乳嗅未干,哪来的"爱国"思想?每天只知道背着书包上学校或放了学和邻居放风筝!但是,由於接受的是爱国学校的教育,加上新中国成立后,爱国的画报和书籍充塞了各个角落,连父亲在1952年创办的"山口洋书店"内都挂上了马 恩 列 斯的画相,因此这股"红色"的潮流开始沾染了我的幼稚心灵哦,真以为<人民画报>中看到的国内人民生活的幸福笑容,会带给我一种新的希望!
1956年,父亲已在为送我回国读书而暗中作了许多准备,十四岁的我任由家长去安排,自己却没有一点感到"离乡别井"的难过心情......是幼稚!
其实那时候也有邻居的"好心人"劝我母亲说,回唐山食蕃薯哦,意思是国内生活还很苦!送孩子回国应三思?
最后只能归结社会历史潮流和时代背景的关系。中印友好建交及54年万隆会议更加营造了长辈们的爱国热情坚决要把自己的子女选送回国读书这条路。这就是回国潮的由来。
在我登船的前一天晚上,班上十多位同学突然袭击来到我住家,热情地为我开了一个简单的茶点欢送会,大家畅谈心得,交换相片,互相勉励,轮流唱歌......顿时,在我年幼的心灵中才开始感觉到友谊的可贵,才认识到惜别难受的滋味!
当我登上回国邮轮的那一步起,也就是改变自己生活命运的开始!从此,就要自己独闯天地了!
邮轮慢慢离开了乡土的码头,到最后只见天和海相连在一起,茫茫的大海声给了我一个茫茫的方向!
永别了!我的乡土!我出生的故乡!
更多请点击以下:
芳踪文中寻(1)---也谈五六十年代归侨
芳踪文中寻(2)----梦怀出生地
芳踪文中寻(3)___故乡的云
芳踪文中寻(4)___流行歌曲唤回少年的旧梦
芳踪文中寻(5)___当年的游戏和文化娱乐
芳踪文中寻(6)---当年的娱乐和游戏漫画图示(续篇)
芳踪文中寻(7)-----在祖国生活的起步点
芳踪文中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