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苏氏大宗祠丰萃堂简介
苏氏大宗祠称为丰萃堂,位于福建永春县蓬壶镇汤城村寨古山麓。本来是苏结公八世孙苏德之军屯处,至十二世苏甫绵与苏世合建东厝。后来因为后裔衍传广播八闽、港、澳、台、及赣、浙、东南亚等地,故祖宇年久失修。苏心白的裔孙苏宇宙等邀集苏德用、苏心白、苏逊诸公裔下重修,于同治六年(1867)告竣,定为苏氏太宗祠。该祖宇始建于明喜靖年间(1522—1566),坐壬向丙兼子午,二进庭院,属皇宫式样结构,主建面积364平方米,占地1562平方米。现堂上祀有苏德用、苏心白、苏逊、苏生哥、苏以环等神主牌位,左龛供奉福德神像,两侧悬挂历代所授匾额。
苏氏裔孙,缅怀宗功祖德,敦亲睦族之心由然而生,启吾族之人文,乃当前之大任。2005年乙酉仲冬,族望宗亲贤达倡议重修祖宇,在泉州永春苏氏宗亲联谊会支持下,成立重修理事会,裔下子孙慨捐三十余万元,择吉兴工,历三载努力,终成规模。如今道路宽畅,祠宇重光,气象一新,蔚然壮观。2007年8月1日,苏氏大宗丰萃堂重修理事会 作文纪事,赞谓:山水朝宗依旧日,门前集瑞蔼宗祠。群山怀抱,留恋忘返。丰萃堂堂构钟秀,地灵人杰,俊才辈出,百业俱兴,实在祖宗德泽之所惠!
上溯先哲,下及后贤。苏德用公屯山兜为国为民,其子苏三郎为南京锦衣卫校慰,孙苏敬英代父充军,孝义感人。苏宗玄公暨妣刘氏荣授皇封“朝议大夫、三品淑人”;苏春翰林纂修,授赐“凤阁挥毫”;懋聪享寿期颐,身历四朝,恩荣六品,授赐“昇平人瑞”、“年高盖世”;苏凤动公晚年冠带荣身,立匾“皇恩宠锡”;苏凤僚公立匾“恩荣宠锡”,三弟进士,四弟进士,长男庠生,三男进士,真乃满门显荣;苏诰琇授锡“州司马”;李鸿章为苏重华立匾“明经”;闽浙总督宗宝崇为苏经立匾“岁贡”;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为苏显忠立匾“国粹曙光”,盛赞一代白鹤拳师德艺兼优,桃李芬芳;苏瀛汉荣获“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南拳一等金奖,泉州苏氏宗亲联谊会贺匾“国威族誉”。
台湾金门115师纵队原司令苏德辉为“丰萃堂”贺匾“宗基永固”并撰对联;福建省原副省长苏昌培、福建省对台工作部部长苏郑素文、福建省计生委原副主任苏富达、永春县原县长苏中亚、天津大学原副校长苏全忠等宗长热切关心重修祖宇。海内外苏族裔下人才济济,英贤辈出,不胜枚举。苏氏家族在各行各业之中,为国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光辉史册。
先贤创业维艰,后昆守成更难。现祖宇已刊入《中国祠堂大观》,并定为永春苏氏宗亲联谊会会址。祖宇环境正规划美化,申请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光大宗风,团结睦众,互勉共进,爱国兴族,构建和谐社会再立新功。
当时,苏中亚县长为丰萃堂祖宇重光庆典作联曰:
丰呈祖地英光文章华国昭百世;
萃聚山川灵气诗礼传家焕千秋。
本人也应邀撰冠首联如下:
丰福禄,勋业名昭国史;
萃英豪,邦家叶奕汤城。(汤城是苏氏最早居住地)
丰福思先德,昭穆无穷仪彩凤;
萃英启后贤,春秋有序毓文龙。
丰功垂禹甸,敬祖尊宗思不匮;
萃德溯桃源,敦诗说礼继维馨。
丰颐一片心,思引锥刺股;(苏武典故)
萃集千秋史,仰仗节全忠。(苏武典故)
本人又撰 七律 瞻仰苏氏大宗祠丰萃堂
苏家入永住汤城,数百春秋育杰英。
先哲荣身多政绩,今贤报国著声名。
堂悬匾额辉南峤,门对通衢到北京。
重建宗祠成大计,传承忠孝启新程。
(陈诗忠发于2014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