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为增进中印友谊做贡献
印尼驻穗总领事赞印尼
文/图 厦门印联会 Jhhuang
6月6日上午印尼驻广州总领事琇翡(Ratu Silvy Gayatri)女士一行十人在侨胞之家与厦门印尼归侨联谊会理事、部分印尼归侨会面座谈。市侨联副主席邓飙、市侨联权益部部长陈初安出席座谈会。会上琇翡女士表达来意,悉心听取我会部分理事的发言,坦诚交流侨友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认真答疑解惑。座谈会充满友好气氛。会后总领事为市侨联赠送纪念品,全体与会者合影留念。
左起:印尼驻穗总领事琇翡女士、厦门市侨联副主席邓飙先生、厦门印联会会长陈玉曾先生
日前总领事琇翡女士一行到闽粤华侨农场等地探望印尼归侨,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各地印尼归侨的友好关系,也对回国以来依然保持延续印尼文化的归侨们表示感谢。她相信印尼归侨为增进两国的双边关系,把中国文化传播给印尼人民扮演了重要角色,做了非常大的贡献。总领事到广州仅七个月,一路过来也和当地政府领导会面交谈,看到领导们非常重视归侨带回国的侨文化,希望成立文化中心,让归侨们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传播侨文化。琇翡女士欣喜地看到侨文化为当地增添了不少精彩的生活,有利于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对归侨本身也产生积极影响。琇翡女士说,归侨之间保持像兄弟姐妹一样亲密和谐的关系,与当地政府维持良好关系,感到很欣慰。希望不仅印尼归侨第一代,也希望下一代继续传承印尼文化。一个很好的例子就像厦门市侨联邓飙副主席——归侨的第二代,现在已致力于华侨的事业。
市侨联副主席邓飙致欢迎词,在自我介绍家庭情况后,介绍大部分来自印尼的印联会概况。与会的印联会副会长李尚胜、谢建永、理事黄学良等相继发言:普遍视自己的出生地印尼为“第二故乡”,对印尼怀有深厚的感情。本着“向前看共同发展”,对印尼曾经发生的不愉快排华事件不会记恨,也不会让下一代延续仇恨。在耄耋之年,抓住当今中国印尼关系“蜜月期”的良好契机,帮助教育下一代不忘“第二故乡”,促进两国亲朋互动来往交流,保持侨文化,学习印尼语和印尼文化,继续发挥归侨广泛联系国内外华侨华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印尼友好,是归侨的愿望,也是历史的需要”。总领事来华,促进中印友谊,望继续友好下去,需要归侨们的协助我们会发挥作用。
听了发言,琇翡女士赞赏“印尼归侨像胶水黏住了中印尼两国”,感谢互动会面。总领事承认曾经历过不好的50年代、60年代,甚至1998年这样的一段时期,但现在建立了互信,希望归侨的孩子们、年轻一代能够学习印尼语、印尼文化,多认识了解印尼。总领事相信这种文化交流是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成分,过去经历的事不会重演。现在双方政府、大型企业很需要“归侨”这样的人才,各部门正积极努力加速配合中,很多硬件软件需要大量资金来完成。在印尼很多国际航运码头会有免签政策,所在出入境口岸需要加配硬件、软件和大量时间来筹备。曾经承诺的“2015年实现免签”,如今各方还在努力,希望近期内能贯彻政策。 琇翡女士进一步赞赏说:“在座的各位都很棒,胜过我的想象中,对发展中国印尼文化贡献很大。两国应紧密联系,为了下一代继承文化遗产,传承两国友谊。”
201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