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归侨侨眷的节日补助发到位了吗
许琼玲
中国人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这个时刻我想起了曾经看到的一条消息。不记得这是2012年还是2011年的4-5月间,一位朋友从网上传给我的,我还保留着。这条消息所披露的内容大概不会有很多人知道,现在我把这条消息全文转载如下:
国侨办:
中国118万归侨侨眷生活水平低于低保稿件来源:区中新社北京 3月7日电(娄晓)
中国国务院侨办国内司司长赵昆7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透露,据2011年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的归侨侨眷总人数约3100万人,其中归侨78万人,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归侨侨眷总人数118万人。
赵昆表示,由于归侨侨眷与海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生活状况受到海外的广泛关注,可以说是“工作在国内,影响在海外”。他说,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对象群体虽然不大,但却是一项关乎侨界民生、关乎社会和谐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赵昆介绍,近年来,国务院侨办及各级侨务部门把握侨情变化新特点,推进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打造“关爱工程”品牌。“关爱工程”是侨务部门发挥协调、沟通、服务等职能,多渠道、多形式关心归侨侨眷的生产生活,特别是为困难归侨侨眷排忧解难的民心工程。2010年12月,国务院侨办会同国务院8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散居困难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各有关职能部门将散居困难归侨侨眷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就业培训、扶贫开发、住房保障、教育救助等纳入总体规划、统筹安排。赵昆说,在“十一五”期间,全国侨办系统共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约2万次,慰问困难归侨侨眷近40万人次,协助他们解决了一批生产生活问题,有效化解了矛盾。“据我所知,2011年春节期间,吉林省侨办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走访了9个地区和有关大型侨资企业”。为帮助贫困归侨侨眷子女拓宽视野,增长见闻,转变观念,提高素养,国务院侨办还举办了归侨侨眷子女学生夏(冬)令营活动。2011年,活动已经覆盖到广东、广西、福建等11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920名归侨侨眷子女参加。华侨农场是归侨侨眷相对集中的地区。赵昆指出,目前全国84个华侨农场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实施“关爱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华侨农场国内生产总值已由2006年的153.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48.86亿元,年均增长12.86%;华侨农场年人均纯收入由 2006年的3840元,增长到2010年的6739元,年均增长15.1%。2011年11月召开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赵昆说,“新形势下,以做好华侨农场归难侨和散居困难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为重点的侨务扶贫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
引用这条消息不仅只是为了让侨友们知道还有这么多归侨侨眷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是因为我在今年初在报纸上还看到中央关于发放2013年春节城乡低保等对象节日慰问补助金的通知, 各地政府都在本地执行并落实到人,最少是100元。不知道上文所说的数量那么多的贫困归侨侨眷是否获得了这份节日补助。
我个人以为,上文所提的贫困数字到今年应该会有所减少,但这个数字仍然是很大的,这些贫困归侨侨眷大部分生活在华侨农场,他们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遭迫迁就定居在国家为安置他们而建立的华侨农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生活有的改观了,有的却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节日来临之前,借网站之便给他们送去一份问候,看到这条消息的农场归侨朋友请互相问问:政府该发给你们的节日补助拿到没有?希望你们也高高兴兴过好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