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昔日甘榜鄉居
景庄
甘榜即是馬來文「村莊」(kampong)之音譯,我的童年在那裡度過。因為後來去了大陸讀書、當地獨立後制度改變等原因而回不去,在美國的生活雖然也不錯,但卻常常患思鄉病。
馬來人的浮腳樓,屋頂使用多層葉片蓋搭,有極好的隔熱功能,樓板是檳榔木條所鋪,窗門是向外推出撐開。當習習晚風吹來,把四周的花香都從木條間隙送到樓裡來,那芳香聞過就會一生一世不忘。浮腳樓之高度正好可以容人在樓下煮椰糖,看著椰漿漸漸地蒸發,變成黏稠流體後,盛入竹筒裡凝固,待成形後輕敲,取出成為咖啡色的椰糖柱。這種浮腳樓往往建在小河邊上,既可以用舢舨船作交通工具,又可以把魚籠放在河底,待第二天早上撈起自投羅網的魚蟹。
我家右邊的井,大概是鑿在泉眼上,清涼的水永遠滿滿。我家左邊的雞寮,養雞、養鵝還養羊,鵝會邊叫邊追逐陌生人。家前面是稻田和種著蕃薯、木薯與各種蔬菜瓜果的田地。我家屋後有橡膠園,橡膠園裡的荒地長滿樹叢野草。孩子們在橡膠園裡嬉戲,用小竹做槍、用野果做子彈,在草叢裡捕鳥、在橡膠園追趕猴子。有時逮到小猴,大猴會聚集起來追我們,此時大家丟下小猴,尖叫著逃跑。
我們在溪流或小河裡捉五彩繽紛的魚兒,清晨去翻看覆蓋著的樹葉,看看有沒有那種會格鬥的蜘蛛,若是捉到了,我們會把它養在火柴盒裡。
那裡還有許多有趣的植物。果實大多都又甜又好吃,孩子們最愛和含羞草玩耍,還有奇特的豬籠草,會設下陷阱捕捉小蟲。
這些童年經歷過的事物,我一生再也未見過。
二○○八年我曾回去雪蘭莪州的馬來村莊拜訪與童年親友,現在的馬來人大都住入小洋房裡了。記憶裡童年的甘榜已不復見,只成此生的回憶。
同侨友分享5/23/2012 11:3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