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于香港明报1985/5/4
2011年12月25日修订补充
近年來在香港講普通話的人多起來了,招聘廣告中時常也見到會講普通話的人有優先考慮的條件,由此可見普
通話在香港已日益重要。現在去外埠旅行,普通話也用得上,台灣、新加坡不用說,就是其他一些東南亞以外
的國家地區的唐人街也行得通,普通話(國語)的時代曲錄音帶一樣好銷,這一切證明普通話推廣的成績不
錯。不過,這也是歷史進步的必然,是形勢的需要。如若不然,有些事就根本沒法子取得個標準。例如在新加
坡要稱一位姓邱的先生,統一為普通話(華語)就是CHIU先生,否則,用廣東話是YAO先生,用福建話是KOO
先生,用海南話是Q先生。真不知選哪一個標準?
中文字音中近似英文字母B的音,即雙唇濁輔音的「b」音較少,因此在中文的拼音字母中就把B音讀成注音符
號的ㄅ音,我認為是值得商權的。
北京拼成:BEIJING,如不知B是发ㄅ音的話,也即是以英語的讀法讀BEIJING這個拼音的話,根本就不知道
BEIJING指的是什麼地方。同樣,大家知道香港巴士公司指的是香港BUS公司,嚴格說,用巴士來音譯BUS是錯
的,可是現在已經以訛傳訛,成為既成事實。巴士與其說是BUS不如說更近似PASS,而BUS同PASS是風馬牛不
相干的兩回事。中國國務院通過的漢字簡化方案中,把「峇」字簡化成「巴」字,現在看來還是值得重新考慮
的,因為留著「峇」字就留著國際音標中的「b」輔音。雖指中文字中讀「b」音的字少,但這個「b」音相當
重要,其他外語中此音也是主要輔音,中文在走向國際化的時候是值得留下這個音的。例如AIi Baba讀成亞厘
巴巴,聽起來是亞厘爸爸,在馬六甲出生的華僑是叫著峇峇(BABA),若改寫成巴巴,這樣的音變連意也變
了,這是不行的。另外,這個音對其他外語、少數民族的語言讀音也是相當有用處的。建議語言學者們給予考
慮。可否找出一個較滿意的方法?
在美国,从身份证的姓名拼音基本上可看出一个中国人来自哪个地方。
China | Hong Kong | Singapore | Taiwan | 中文 |
Xu | Hoi | Kou | Hsu | 许 |
Chen | Chan | Tan | Chen | 陈 |
Zhang | Cheung | Teo | Tsang | 张 |
Yang | Young | Yeo | Yang | 杨 |
Zheng | Cheng | Tey | Tseng | 郑 |
Lin | Lam | Lim | Lin | 林 |
除了大陆要用汉语拼音发音,其他地方仍可用英语拼法。香港是根据粤语拼出的,新加坡是厦门话而台湾是国语(普通话)的罗马拼音。以上例子不是特别的,几乎所有的姓都有不同拼写,例如:蔡姓,大陆是:Cai 而台湾是Tsai 拼音同,使用拼音系统不同,香港是Choy,新加坡是Chua, 粤语同闽南话方言的发音不同。
景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