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诸位能处理好你们周围的细菌——陈俊求
人絕不是孤身一人在生活—— 細菌、病毒、真菌經常相伴左右。
人類的身體是微生物大軍滋生繁殖的客棧。在季節變換、流感肆虐的季節,你也許該很好地認識一下肉眼所看不見的這些“房客”。
在人體內寄生的細菌比人們自己身體的細胞多10倍。
這些微生物中只有少數令人們生病,而大多數則確保人類生存下去。
分清好微生物和壞微生物,才能精准地向“壞房客”下驅逐令,永葆健康。
頭皮: 每平方釐米約有一百萬個微生物。毛囊脂蟎最喜歡把家安在人頭皮的表皮層之內。
它們喜歡三五成群地結合在一起,組成為四口之家。
整個家庭成員齊心協力地靠吸吮皮脂腺分泌的脂質為生,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秀髮脫落。
對策:每天早晚都進行秀髮梳理的工作。這樣做,能刺激頭皮,改善頭髮間的通風。
口腔:口腔裡每平方釐米就有超過一億個的微生物,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壞微生物
—— 細菌是導致口氣的罪魁禍首。
它們寄生在牙齒之間和舌頭上,在分解食物殘渣和唾液的同時,
產生難聞的硫化合物。
對策:刷牙前記得用牙線清理牙縫,刷牙時牙刷記得要“眷顧”一下舌頭,
就可以趕跑這些導致口氣的微生物。
腋窩:在人群擁擠的公共汽車或地鐵中,你也許不只一次領略過那種難以忍受的氣味。
它從腋下散發出來,肆無忌憚地污濁著周圍的空氣。
其實汗水本身並沒有氣味,都是腋窩房客——
棒狀菌群被皮膚分泌的脂肪酸滋養,從而繁殖滋生了大量細菌,
由此產生了難聞的氣味。
對策:腋窩出汗並不是疾病,勤洗澡,勤換衣,
穿著有利於散熱的棉質衣服是應對的最佳方法。
腸道:腸道微生物每立方釐米高達100兆以上。
400多種的細菌寄居在大腸之中。
腸道內的大腸埃希氏菌是人體客棧中的“好房客”,
它幫助人們消化,而且也是防禦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
但在腸道之外的大腸埃希氏菌卻能致人害病,如果它“溜進”食物之中,
就可能引起噁心、嘔吐和腹瀉等症狀。
大腸是細菌最喜歡的寄生地,“安居樂業”的微生物總數達100萬億個,
因此其“人口”密度也最大。
最先的一批來客非大腸桿菌莫屬。它一出世,就作為“乳兒”造訪親友久居不去。
每隔20分鐘它分裂一次,以致不到10個小時之內,就會產生出10億個細菌。
對策:每天飲用1至2瓶優酪乳。
優酪乳中的益生菌可以像生力軍一樣抑制壞菌在腸道稱霸,
幫助好菌獲得對腸道的操控權。